欢迎访问甘肃省宁夏商会!

首页 >> 招商引资 >>默认分类 >>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
详细内容

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

甘肃省是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陆上能源输送大通道,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新能源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风能技术开发量5.6亿千瓦,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95亿千瓦。凭借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甘肃省在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上持续发力,聚焦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五大核心领域,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风光”大省正向“风光”强省加速跨越。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全省新能源开发建设已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产业现状

image.png

能源是支撑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领域。2023年甘肃省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突破5000万千瓦,占比达61.3%,位居全国第二。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发电量69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28%,占比达到32.91%,同比提高5.61个百分点。


甘肃省新能源产业体系

image.png

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甘肃省是风光资源大省,全省风能技术开发量和光伏发电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能源安全、能源基地建设,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嘉峪关5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储能方面,2023年储能装机量313.16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比重3.49%。氢能方面,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为甘肃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以河西地区(酒泉、张掖)、兰州地区、陇东地区(庆阳)三个区域为发展重点,谋划了一批氢能示范项目,带动经济低碳转型发展,氢能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光热发电方面,甘肃省加大光热发电项目的建设力度,装机容量提升至更高的水平,光热发电装机容量位于全国前列。


image.png

2023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情况

image.png

新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截至2023年底,甘肃省发电装机容量接近9000万千瓦大关,达到8963.46万千瓦,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492万千瓦,占比提升至61.3%,跃居全国前列,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近年来,甘肃积极扩宽能源外送渠道,绿色新能源电力跨区跨省外送电量显著增长。2023年甘肃省绿电已输送至全国20多个省份,外送电量达到521.11亿千瓦时,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产业构建的重要牵引。


image.png

新能源消纳能力显著提升


自从国家批复甘肃省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后,全省相继出台《甘肃省新能源消纳实施方案》《甘肃省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专项行动方案》《甘肃省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直购电交易、新能源替代自备电厂发电,加快建设敦煌100%可再生能源利用城市、清洁能源供暖和电能替代等示范工程,全力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弃风、弃光率分别由最高时的43%、30%下降至2023年的5.2%、4.5%,基本完成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消纳目标要求。


新能源项目引领作用突出


国家能源局积极支持我省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开展一系列国家新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国家新能源基地的地位。敦煌大成5万千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项目建成并网,标志着甘肃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线性菲涅尔技术在国家开展示范推广应用;网域大规模720兆瓦时电池储能电站试验示范瓜州项目建成投运,成为全国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为储能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敦煌首航节能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项目建成并网,是国内首个百兆瓦级光热电站,也是全球聚光面积最大、吸热塔最高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百兆瓦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技术的国家。


发展目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招商方向


风电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风能资源及风电制造企业,优化风电制造产品结构,重点招引风电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大力推进风力发电机组、高速齿轮箱、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补齐风电装备短板,形成与省内新增风电装机规模相匹配的风电装备生产能力,打造河西走廊风电智能化整机成套设备全产业链。


光伏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光热资源,围绕国家沙漠、戈壁、荒漠风光电大基地布局,重点引进技术先进的光伏发电设备一体化项目,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做大做强。依托甘肃省石英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由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构建多晶硅—硅锭/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系统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重点招引单晶硅棒、单晶硅片、光伏电池、逆变器、汇流箱以及光伏清洗维护设备制造等项目,提升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光热


依托甘肃省丰富的光热资源,加快光热电站试点示范步伐,使甘肃省光热发电与风光基地项目配套发展、联合运行,实现光热发电站的能量存储与功率调节功能,保障电网频率稳定,提高发电效率。以光热电站建设为契机,大力招引国内光热装备核心企业,在储换热装备方面,重点发展熔盐储罐、熔盐泵、熔盐阀、电加热器、电伴热、熔盐流量计和蒸汽发生器(换热器)等,积极进行建链。在集热装备和发电装备方面,重点发展塔式吸热器、高温集热管、冷系统装备、汽轮机等,积极开展补链。


储能


积极推进发电侧储能项目建设,提高新能源本地消纳比例,降低用能成本。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探索储能与物联网融合发展,建设分布式储能绿色能源系统。依托省属企业储能业务优势,在储能PACK集成等细分领域发力,积极布局一体化安全高性能储能系统集成(ESS)、储能电芯及电池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系统部件,培育发展储能配套产业。适度引进超级电容、压缩空气、飞轮、重力储能、氢储能等其他技术类型的储能装备制造项目。

image.png


氢能


抢抓氢能产业进入市场化临界点战略性机遇,积极谋划制氢及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布局氢能在工业、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制氢装备方面,引进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和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设备企业,扩大制氢设备产能实现核心设备本地化生产,降低电解水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储氢材料及设备方面,聚焦高压气态储氢容器、加氢站装备等领域,重点引进碳纤维高压氢气瓶、加氢站成套设备及零部件等产品研发制造企业,初步构建起氢能储、运、加装备制造产业。用氢方面,积极招引绿氢化工企业,对既有煤焦油加氢等产品工艺实现绿氢替代,建设新建绿氢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生产线,提升绿氢化工产品供应能力。

扫一扫进入手机站

电话:0931-8810526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南滨河路名城广场三号楼2707室

甘肃省宁夏商会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2002431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微信视频号

技术支持: 多元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